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从纽约到北京旅行只需两小时
*
来源:
*
作者:
小茂控 *
发表时间:
2012-07-30 14:54:20 *
浏览:
50
这篇报道是介绍一种超高速的交通技术,理论时速2万公里,仅供未来科技爱好者和幻想家阅读。
科幻电影里时常出现的“时光机”,世界上的科学家已研究了一个世纪。
只不过,这种“现代版时光机”不是穿越时间,而是空间上的急速旅行。2万公里的理论时速,两个小时即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在这种天马行空般的速度激情面前,中国高铁实验时速530公里就是小菜一碟。
不过,这场美国、瑞士、中国科学家的速度狂想,只是少数派的纸上谈兵。几乎没有国家项目青睐,也饱受质疑。
“从纽约到北京只需2小时”?
“现代版时空机”的学名是真空管道交通,顾名思义,即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相对真空后,其间运行的交通工具将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速。
这个颇具未来感和高科技的名词,如间歇性涨潮一般,不时浮现在公众视野。
“美工程师设计真空管道运输系统:6小时环游世界”,2012年4月,此微博广为流传,有网友感叹为“现代版时光机”。不过,这消息已是老生常谈。在两年前,《新闻晨报》、《京华时报》等媒体就多有报道,后者称“理论时速可达2万公里”。
这并非仅是民间的异想天开,在学术期刊上也能觅其行迹。2011年3月,Journal of Mordern Transportation(现代交通学报)一篇学术论文中指出:真空管道交通系统最初的速度预计为国内旅行速度600公里/时,国际旅行为6500公里/时,乘客从纽约到北京只需2小时。论文作者是西京学院真空管道运输研究所所长张耀平和美国工程师戴瑞·奥斯特。
早在1904年美国学者罗伯特·戴维就已提出设想,并在1919年获得专利。但真正变成项目研究的却屈指可数,主要在瑞士、美国和中国。瑞士科学家提出的真空隧道磁悬浮列车概念,曾赢得政府资助,开始初步研究。美国和中国基本是民间的零散研究。
实际上,这几个国家现有的方案设计中,速度设想比民间流传的要显得谨慎。
瑞士地铁项目中负责隧道设计的土木工程师鲁道夫·梅特勒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瑞士地铁的构想是在相对真空的地下隧道运行磁悬浮列车,运行时速为500公里。”而设想在真空管道中运行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西南交通大学王素玉教授指出“时速预计为600公里”。
这种预计时速被认为“吸引力不够”,同样热衷此项技术的常州福弛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本林说:“民航时速为1000公里,500公里的速度缺乏商业竞争力。”他所设想的速车系统是在真空管道中运行电动悬浮列车。“时速首先要超过民航,初步预计为1000-1200公里,但在洲际交通中,时速要提高,一万多公里的路程花两三个钟头就能到达。”
无论是哪个方案,目前它们都还停留在纸上。
上一条: 雨夜救助--北京暴雨的感动
下一条: 天气变化未能阻挡展会热情